一個民族的文化能不能產(chǎn)生世界影響力,并不在于它有多么古老,而在于它能不能“會當今之變”,回答人類關切的前沿問題,為人類走向未來提供新的價值引導和精神指引。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不是囿于中國,而是要放眼世界,以中華文化的道義擔當,為當今世界提供一種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的價值觀和話語體系,為世界開太平。中華文化從來就有為天下開太平的胸懷和氣度。真正的文化自信,一定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入世”精神,以自己的文化精神介入世界,以自己的審美理想投射人類未來。這就是在百年變局中掌握思想和話語主動、發(fā)揮主導作用、貢獻中國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文藝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類。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負,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創(chuàng)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yōu)秀作品。”中國文藝應當有這樣一種自信和氣度,“在世界文學藝術領域鮮明確立中國氣派、中國風范”。
文化自信的一個重要表達,就是審美自信。所以新時代的中國文藝一定要擺脫西方中心主義長期以來構筑的文化殖民主義話語體系的羈絆,堅決摒棄那種以他人審美觀念剪裁中國人形象、剪裁中國歷史以迎合他人偏見的所謂“魔幻”主義,堅守中華文化主體性,站穩(wěn)中華文化立場,牢牢掌握中華文明的審美權,實現(xiàn)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正本清源,守正創(chuàng)新,堂堂正正走自己的文化建設之路,創(chuàng)作出更多增強中國人民精神力量、增強中國人志氣、骨氣、底氣的優(yōu)秀作品。新時代的中國文藝,要放眼世界,瞰世界變局,寫人間正道,發(fā)中國聲音,以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
運營機構:鄂爾多斯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會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務電話:0477-8394929